首页 |
|
信用和生态既是丽水市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丽水市的金名片。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根据新的形势要求,丽水市围绕“如何推动信用和生态深度融合,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认真探索,构建形成了“信用+生态”赋能企业发展的新模式。该模式主要解决以下问题:1.民营企业因缺乏抵质押物导致融资难;2.民营企业单纯以生态行为申贷无法满足银行的风控要求;3.实施民营企业生态信用评价面临标准与数据方面的障碍。相关做法成效及社会影响具体如下:
一、创新举措
(一)制度先行,为构建“信用+生态”惠企模式提供基本遵循。印发《浙江省丽水市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标志性改革任务及分工方案》,提出创新开发将生态信用信息运用于信用贷款业务准入、贷款额度测算、利率定价等贷款授信流程的“生态信用贷”。制定《丽水市企业生态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建立起涵盖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经营、社会责任等多个维度的企业生态信用评价机制,明确对生态信用企业采取“绿色金融服务享受优先授信、绿色审批通道、优先安排贷款投放、利率优惠”等激励措施。
(二)多方协同,为构建“信用+生态”惠企模式凝聚工作合力。丽水市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丽水金融监管分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共同合作,在畅通数据共享渠道、构建符合银行风控要求的生态信用评价模型、创新满足生态信用企业发展需要的“生态信用贷”产品等方面加强协同,为“信用+生态”惠企模式落地创造条件。
(三)科学画像,为构建“信用+生态”惠企模式奠定应用基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结合《丽水市企业生态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综合集成“ESG(环境、社会、治理)+邮储特色+丽水元素”,对接丽水市公共信用平台、丽水市信用信息服务平台、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筛选1000多个定性和定量数据点为基础数据,构建涵盖32个多维度指标的企业生态信用评价模型,形成A、B、C、D、E五个生态信用评价等级,并筛选价值企业白名单,使银行授信评价从传统单一的财务维度拓展至与国家战略、丽水特色、生态信用紧密结合的多维度评价。
(四)创新产品,为构建“信用+生态”惠企模式实施关键赋能。在企业生态信用评价基础上,创新企业“生态信用贷”,在客户准入、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等方面出台相关优惠政策。企业“生态信用贷”叠加客户信用等级(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原有的授信评价模型),可以在担保方式、授信额度与贷款利率等方面使生态信用企业享有更大力度的激励政策。其中,担保方式为信用模式的,按照企业生态信用A、B、C、D、E的不同等级,可以在原有授信额度基础上乘以不同的调节系数(1.2、1.15、1.1、1.05、1),较原有授信额度最多可以多贷100万元;利率可在客户指导利率基础上实施差异化减点优惠(不超过40、30、20、15和10BP)。
二、工作成效
截至2024年9月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已完成丽水11万余家在册企业的生态信用评价,筛选出A档价值企业810家;完成行内455家存量企业客户生态信用评价,A、B、C、D、E五档客户数分别为20家、93家、185家、111家和46家。
经统计,目前已完成首批授信企业14户,贷款余额7195.20万元。其中,存量客户增额5户,贷款余额4970万元,较上期授信平均增额69万元,平均贷款利率较上期下降45BP,较当年小企业贷款新发放平均利率低23BP;新增生态信用评价A档客户9户,贷款余额2225.20万元,平均贷款利率3.62%(一年期LPR+14BP),较当年小企业贷款新发放平均利率低10BP。
三、社会影响
按照“信用+生态”惠企模式,经测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的445家存量小企业客户中,平均每户可以增加贷款50万元,合计增额2亿元,一年减少融资成本960多万元、平均每户减少2万元。在丽水11万家企业中,A档企业有810家,是目前该行小企业客户数的两倍,假设A档最多贷500万元,可以新增规模40亿元,几乎是现在存量小企业结余,按利率最多可以优惠40BP测算,一年能为企业减少融资成本1600多万元。
下一步,丽水市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丽水市分行、丽水金融监管分局将在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引导丽水市银行机构创新“生态信用贷”产品,推动“信用+生态”惠企模式提质扩面、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