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应用 > 典型案例 > 新华信用杯优秀案例 > 第六届 “ 新华信用杯 ” 获奖案例
迭代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数字融资模式

一、主要问题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围绕“千万工程”在助力农民增收方面做了众多探索。但新形势下,如何盘活农户资产,解决农户融资难、抵押难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农村金融有效供给,依旧面临诸多挑战。

二、创新举措

针对以上困境,衢州金融监管分局创新推出“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数字融资模式”,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户融资专区,将其打造成集合农户特色信息精准抓取、申贷、获贷、提额全流程线上办理等功能为一体的金融服务交互通道,实现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该模式被推广应用至全市3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涵盖2区4县内的所有农户,进一步提升农户小额普惠授信的可得性和精准性,打造浙江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样板。

该模式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信用+协同,画像更科学。衢州金融监管分局协同省、市8个部门共享不动产、社保、信安分、水电费欠缴等10项个人信用和社会治理面信息,归集到“衢融通”平台,多维度勾勒用户“信用画像”,按照信用信息+综合资产+公议授信等维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直接以授信额度体现。对违法犯罪人员、公安管控人员等重点人群建立负面清单,进行剔除。对“先锋党员”、“遵纪守法户”等,设置基层党建、社会治理、衢州有礼指数,获得荣誉进行增信。

(二)智能+风控,防范更安全。在农户授信申请界面,分局通过增设农户户籍和主要居住地识别,机构数量上限等校验规则,有效防范异地贷款和多头授信。此外,分局组建专班设计开发普适性的农户资产估值和负面信息折算模型,并在授信测算结果界面,增设资产和负面行为数据计算规则,使银行可以直观了解农户特定资产的估值区间和负面行为,便于更精准对农户给予授信。

(三)无感+有感,授信更精准。传统农户小额信贷模式下,授信决策依赖客户经理经验判断,管理粗放。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下,银行将采集的农户农房、承包土地等信息转化为数据字段,加工成模型指标,应用于农户贷款准入判断、额度确定、利率定价等,使得授信更精准。通过这样标准化信息采集和授信模型,银行无须与农户见面,即可完成授信。

(四)线上+线下,应用更便捷。农户有贷款需求时,可直接通过“浙里办”平台登陆农户融资专区,在提交申请后,专区最快会在T+1内通过短信反馈最终的授信额度。每家银行机构都有对应的权限,上级行可以给下级行派单,跟踪授信进度。农户还可通过专区自主上传其他的佐证材料来申请提额。针对网络方式使用不便捷的农户,分局也要求各农商银行网点提供线下签约,通过丰收驿站自助终端放款,实现足不出村,5分钟到账。

三、项目成效

(一)对农户:融资更便捷,生活更富足,金融认知更充分,获得感、幸福感再提高

一是畅通融资,帮助农户增收致富。“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数字融资模式”大幅提高了农户融资效率,有效解决县域客群信息不对称、授信不足等问题。实现农户小额贷款“一键申请,秒级到账”,极大地满足了农户对融资便利性的需求。

二是增加认知,提升农户金融素养。银行为农户编制家庭资产负债表,可帮助农户厘清家庭财务状况,进行合理财务规划,增加了农户对金融的认知度和信任感。

三是提高感知,助力新市民安居乐业。本模式还可拓展至新市民群体,为其提供有力保障。针对新市民群体“在哪里、有什么、要什么”,在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寓外信息(在城市的资产负债等信息),包括商品房、车辆、经营性贷款以及绿色低碳行为等,作为信用评价的依据。

(二)对银行:目标定位更准确,运营成本更压缩,风险防控更有力,普惠金融质效再升级

一是金融服务更加广泛、精准。随着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的不断迭代,推动各银行开展“地毯式”走访,落实“一村一册”“一户一档”,既拓展了农户融资服务覆盖,也提升了农户画像精准度,进阶式解决了传统银行农户贷款模式“惠”与“精”的矛盾。

二是运营成本进一步降低。对农户资产负债表与数字化工具的运用,有效缓解了农村信贷市场运行信息不对称问题带来的影响,降低了金融机构进行农户风险甄别和信贷供给的成本,也使得银行对农户信用风险把控更有效。同时,由于贷款覆盖面的扩大和授信额度的提高,一些农户由多家银行贷款改为单家银行贷款,更利于银行的风险管理。

(三)对政府:基层政务更有序,统计摸底更有效,政策制定更有据,治理手段和能力再进化

一是便利基层社会治理。银行以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融资模式推广为契机,建立基层治理服务基站,助推“一网通办”政银服务向基层延伸。同时,该模式将道德人品等无形资产转化为金融价值,促进了金融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良性互动。

二是便利政策统计摸底。农户家庭资产负债表的广泛建档,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农民资产负债状况,健全国民经济核算机制,为相关经济统计数据提供印证和补充,也可以为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