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事件经过
纺织行业是长兴县的传统支柱行业,全县纺织企业约1000家,其中小微企业占比70%。2020年,长兴纺织行业碳排放强度3.05吨/万元,高于全省平均(2.9吨/万元),是“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重点转型行业。2022年,湖州市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化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探索构建低碳转型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系统规划了转型金融发展路径,引导金融体系助推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以此为契机,长兴县政府办联合长兴农商银行在“工业碳效码”等级评定体系基础上,自主建设了“企业碳效贷平台”,创新行业碳效信用产品“纺织转型贷”,为县内纺织企业转型发展提供有力的金融保障。
二、主要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十四五”时期是实现我国碳排放达峰的关键期,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攻坚期。为此,如何通过相关指标科学评判市场主体的碳效等级并将其转化为绿色价值,助推企业低碳转型,是探索绿色金融创新的难点问题。
三、创新举措
(一)清单化归集“碳效轨迹”指标数据
通过“企业碳效平台”对企业近两年积累的小微企业能耗、营收、碳排放等数据进行梳理整合,以企业用电量和用气量为主要基础,测算得到碳排放总量,并进一步结合年营收数据得到单位收入碳排放值,最终形成分行业碳排放清单和行业内单位营收碳排放清单,结合ESG评分,为“纺织转型贷”信用应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立体化构建“碳效等级”模型体系
紧紧围绕降碳目标设计指标体系,以行业内单位营收碳排放清单中企业单位收入碳排放值的平均为中心值,将清单企业划分为五个单位收入碳效区间,即“五级碳效等级”。其中一级单位收入碳排放值<0.25;二级单位收入碳排放值[0.25,0.1);三级单位收入碳排放值[0.1,0.45);四级单位收入碳排放值[0.45,0.58);五级单位收入碳排放值≥0.58;一级最优,以此类推,直观反映企业碳效水平。截至目前,平台已为3715家小微企业进行碳排放轨迹测算,其中一级至五级碳效等级小微企业数量分别为385户、512户、660户、956户、1202户。
(三)差异化定制“碳效企业”授信标准
推出“纺织转型贷”产品,对采用《目录》技术企业,开展信贷投放,并按照碳效等级给予不同利率优惠。其中碳效等级三级以上企业,分别给予不同程度低于支行审批权限的利率优惠,进一步引导纺织企业低碳改革;碳效等级三级以下企业,适当提升利率定价,从金融层面释放转型压力,在贷款周转时候,根据碳效等级变化调整方案,形成长期低碳化趋向的政策支持氛围。
四、工作成效
一是融入绿色信贷管理,提高放贷效率。依托碳效平台开展动态监测,通过企业碳排放指标、碳效等级、ESG评分变化监测企业的转型成效,并纳入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贷前给予差异化的授信方案、贷中利用企业碳效平台一键测算碳效参考利率、贷后跟踪监测企业碳效变化及对环境影响程度实行动态化风险管理。
二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通过推出“纺织转型贷”进一步拓宽了县内纺织企业低碳转型融资获得渠道,有效提升金融产品覆盖面。截至2024年9月末,共向16家纺织企业发放“纺织转型贷”3.39亿元。如:浙江鑫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纺织用品生产、销售,货物(技术)进出口等,该公司采用全自动喷气织机、工厂数字化建设等《目录》技术设备更新,符合“纺织转型贷”的准入条件。同时经测算,该公司当前单位碳排放平均值为0.0053吨/万元,碳效等级一级,同时该公司最近一期ESG评分72.79分,高于全国行业平均分11.13分,表现优秀。长兴农商银行于2024年4月给予该企业新增贷款5300万元,总规模增至8800万元,并开通绿色服务通道,提升办贷体验。
三是扩展场景应用范围,助推绿色转型。在“纺织转型贷”基础上,长兴农商银行进一步将“碳效”模式向其他领域企业扩展,“倒逼”县内企业节能技改、绿色生产。2024年9月末,长兴农商行绿色贷款总量146.51亿元,占所有贷款业务比例29.44%,比年初新增了21.98亿元,高于全部贷款增速5.03%,引领效应进一步扩大。
五、社会影响
湖州已将“碳效码”纳入《湖州市绿色金融促进条例》,首次以地方立法形式,建立碳排放信息披露机制。同时,“碳效码”也已正式升格为浙江省级数字化应用,全省已有4万多家企业信息数据同步接入。一是引领清洁低碳发展。通过构建“碳模型”、跟踪“碳足迹”,设立“碳账户”、实行“碳激励”,促进企业能源消费从“降价”向“降量”转变,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提前实现碳达峰。二是探索低碳转型金融实践。企业碳效平台将企业碳效等级与绿色信贷融合发展,持续加快绿色信贷投放。持续深化政、银、企联动,全力探索政府碳效管理服务平台的数据对接,拓宽企业能源碳效的运用场景。三是提升融资保障水平。聚焦小微企业,引导银行机构围绕碳效等级制定差异化授信方案,向企业提供节能技改等用途贷款。企业碳效贷平台一键测算碳效参考利率、贷后跟踪监测企业碳效变化,有力的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