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篇,未来如诗。经历过的突破与变化情景再现,总是容易迅速接通情感——振奋的、坚忍的、难以言表的,每一份回忆都会刻下2023独特印记。站在岁末年初的时间窗口,回顾更意味着不停歇地奔跑,全力奔向2024,蓄势待发。
2023年即将收官,或满怀希望,或留有遗憾,或收获满满……回首这一年,此时此刻,时间的意义变得备受瞩目,令人倍加感怀。
这一年,法治化、规范化走向纵深。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社会信用建设法》被纳入第二类项目(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信用立法再度迈出坚实一步。
这一年,信息化、要素化集聚成势。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通46个部门和境内31个省(区、市),归集1.6亿经营主体的信用信息超过760亿条,成为信用信息“总枢纽”,政府采购、招投标、政府融资服务……信用数据价值加速释放。
这一年,普惠化、便利化多点开花。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20.8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4.8万亿元。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信用+园区”、“信用+就医”……多渠道、多元化应用场景推陈出新。
这一年,区域化、特色化示范创新。68个地区获批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16个地区入围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信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鲜明标识,信用建设与城市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
一年即逝,岁月荣光
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
这一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如火如荼
取得了一个个重要的进展、突破
更是创造了一个个高光时刻
让我们跟随时光的刻度
回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大事记
一起重温2023
往期推荐
7月
国家能源局研究起草《能源行业失信主体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7月12日,为落实《失信行为纠正后的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试行)》(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58号)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能源行业失信主体信用信息修复工作,国家能源局研究起草了《能源行业失信主体信用信息修复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市场监管总局部署!事关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
7月14日,市场监管总局召开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统筹协调、采取有效措施,形成推进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合力。
央行公布全国备案法人信用评级机构最新名单
7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更新数据,全国备案法人信用评级机构共计 52 家。
习近平: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
7月17日,习近平主席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提出,加快构建环保信用监管体系,规范环境治理市场,促进环保产业和环境服务业健康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完善社会信用激励约束机制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意见提出,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挥信用信息支撑作用,提高民间投资融资能力
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进一步抓好抓实促进民间投资工作努力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的通知》,《通知》提出:引导民营企业量力而行,自觉强化信用管理;以信用信息共享和大数据开发利用为基础,深入挖掘信用信息价值,提升信用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水平;进一步统筹建立或完善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努力减少银企信息不对称,促进信贷资源向民间投资合理配置。
4大工程,16项任务,“信用+”工程这么干!
7月26日,为进一步推动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文化和旅游市场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部研究起草了《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实施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工程的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稿)》,《意见》中的重点任务包括4项工程及16项具体任务。
8 月
68城!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公布
8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公布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确定68个地区为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
8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的通知》,深入推进政府诚信建设。
十部门:加强论坛活动信用管理
8月11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中央外办、外交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论坛活动规范管理的通知》。《通知》强调要加强信用管理和社会监督。
应急管理部印发《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
8月11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安全生产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分为五个章节共二十五条。
央行新规:规范征信投诉办理规程
8月16日,为适应我国征信市场发展和业务实践,更好地保障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中国人民银行修订了《征信投诉办理规程》(银办发〔2014〕73号文印发),形成《征信投诉办理规程(征求意见稿)》。
习近平主席对南非国事访问成果清单,涉及信用→
8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成果清单涉及“信用”相关的有《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和南非税务署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企业信用管理制度与南非税务署“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互认的安排〉的联合声明》。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建议公司失信行为纳入诚信记录
8月29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公司法修订草案三审稿进行分组审议,会议中有委员提出,“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应当诚实守信,建议在法律责任一章中对诚信记录作出规定,比如规定将公司的违法、违约等失信行为纳入诚信记录,并向社会公开。”
9 月
国务院新规,明确这一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
9月1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社会保险经办条例》,《条例》提出,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医疗保障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社会保险信用管理制度,明确社会保险领域严重失信主体名单认定标准。《社会信用建设法》列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
9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公布,《社会信用建设法》被纳入第二类项目(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
习近平:加强诚信建设,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时提出,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协调关系,加强诚信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为各类经营主体创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
文旅部发布新一批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名单!
9月11日,为进一步推动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文化和旅游市场各方面各环节深度融合,更好回应地方发展信用经济的需求,文化和旅游部启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工作(2023—2024年),确定北京市海淀区等16个地区为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经济发展试点地区。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共建信用京津冀
9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邀请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信用监管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召开座谈会,研究京津冀信用监管联动举措,探索信用监管区域协同机制。
财政部发文提升信用监管效能
9月19日,财政部研究起草了《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代理记账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和《代理记账基础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提出运用信用记录、警示告诫、公开曝光等方法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推动会员机构提升执业质量。
市场监管总局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
9月19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了《关于全面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86个!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公布
9月25日,财政部公布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名单,包括北京市东城区、丰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津南区等86个示范区。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80个“信易+”应用典型案例!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于2023年9月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信用便民惠企,面向全国各地方组织开展“信易+”应用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最终评选出80个“信易+”应用典型案例。
10 月
市场监管总局:经营主体信用修复可全程网上办理
市场监管总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线运行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和行政处罚公示信息信用修复功能,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办理信用修复业务,有力促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发文:加大区域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考核力度
10月1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印发,金融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加大区域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考核力度。
习近平:完善社会信用基础制度
10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基础制度,完善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信息共享和流程互联互通,深化政务服务合作,优化营商环境。
该领域发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三种情形不予信用修复!
国家知识产权局起草了《商标代理信用评价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办法》分五章20条,对信用等级评价,信用信息的公示、查询、异议和信用修复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更大力度推进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10月29日在第三届会计诚信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立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牵头部门职责,积极配合财政部等有关部门深入推进会计行业信用管理制度建设,共同推动会计行业诚信建设。
11月
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数据库中法人和其他组织突破1.8亿
市场监管总局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全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基础数据库法人和其他组织已突破1.8亿,数量逐年稳步提升。
国家发展改革委: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规范招标投标领域信用评价应用的通知》,《通知》指出,当前,一些地方通过信用评价、信用评分等方式设置招标投标隐性壁垒,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阻碍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必须坚决纠正规范。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让信用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鲜明标识
11月14日,以“信结天下 诚赢未来”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河南省郑州市开幕。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司长陈洪宛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加大力度推动政务诚信建设;二是加大力度提升信用信息共享质效,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三是加大力度推动信用监管,助力企业减负增效;四是加大力度拓展信用便民惠企应用场景。
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
11月16日,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并发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办法》共六章三十五条,包括总则、监管评级要素与评级方法、监管评级组织实施、系统性影响评估、分类监管和附则,从总体上对信托公司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进行规范。
4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通过立项评审
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在京组织信用监管国家标准立项评审会,根据国家标准技术审评中心审查结果,《经营主体信用承诺实施指南》《个体工商户信用评价指标》《企业信用档案信息要求》3项信用监管国家标准连同之前通过的《经营主体失信信息分类指南》国家标准,目前已有4项信用监管重点国家标准通过立项评审。
12月
市场监管总局:完成比亚迪等大型企业信用修复!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信用修复机制,开发完善信用修复信息化系统,强化政策措施宣传解读,支持大型企业信用修复,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回应大型企业信用修复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比亚迪、苏宁易购、青岛海信、唯品会(中国)、科大讯飞等十余户大型企业的信用修复,助力大型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磅披露:依法对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惩戒措施190万次
市场监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开展失信联合惩戒,筑牢对严重失信主体的“信用围栏”,依法对失信被执行人等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惩戒措施190万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相关部门黑名单和行政处罚信息32万条,向相关部门共享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信息3773万条。
国家发展改革委:五个方面提升“信易贷”服务质效
12月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金司在四川省成都市召开“全面提升‘信易贷’服务质效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全国现场会。
最新!7年3000亿……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自2016年底建成上线以来,系统累计访问量超过3000亿次,日均访问量达1.3亿次。截至2023年10月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已归集1.82亿户经营主体累计58.3亿条信息。
国家数据局:推动金融信用、公共信用、商业信用数据共享共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数据局研究起草了《“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征求意见稿)》。
最新:截至11月底,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
市场监管总局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积极创新制度机制,大力开展经营主体信用修复,截至2023年11月底,全国市场监管部门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修复行政处罚信息85万条,修复经营异常名录信息480万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1708万户。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出台
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研究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标准指引,加快推动《社会信用建设法》出台。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
愿我们这一年来所有的付出都有意义,
愿我们对明年的一切都怀抱期待,
愿我们每一年都能保持这份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