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动态 > 市县动态
【信用示范城市】衢州江山市以国家信用示范区创建为抓手,打响“信润江山”城市品牌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联合公布了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名单(发改办财金〔2023〕624号)。公布名单显示,我省申报参评的嘉兴市、绍兴市、建德市、余姚市、江山市等五个城市全部上榜。“信用浙江”公众号将对这五地信用建设工作经验进行逐一推送。

江山市

一是数字赋能使信用能用。成立以市长为组长,各副市长为副组长,48个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推进。建立信用承诺、信用评价、分级分类管理、信用奖惩、信用修复等40多项信用管理与服务制度,构建了覆盖各类信用主体、涵盖行政管理各环节的制度体系。依托衢州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各类信用数据1.4亿多条,与衢融通、政企通等20多个系统打通,使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实现共享,为信用监管创新、地方特色化应用提供信息支撑。

二是服务实体经济使信用实用。银行机构依托“信易贷”平台,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和电子证照,实现金融服务“一证通办”,“信易贷”平台线上融资286.76亿元。政府积极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出台4个政府性贴息政策;设立企业搭桥专项资金,为企业提供转贷资金17.22亿元,帮助企业节省成本539万元,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注册资金1亿元设立政策性融资担保中心,在保余额7.73亿元,极大地缓解企业融资困难,改善企业融资环境。

三是新型监管机制使信用管用。事前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梳理出81个事项全面实行告知承诺制,归集信用承诺信息12万条,实现县级事项100%信用容缺受理,打造无证明示范之城。事中将告知承诺事项纳入信用监管,形成告知承诺事项监管闭环,在18个领域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双随机、一公开”应用信用规则率达到96%。事后督促失信市场主体依法依规开展失信修复,市法院累计完成了3家破产重组企业、4家关联企业的企业信用修复,各部门累计完成行政处罚信用修复信息1384条,使失信企业轻装上阵。

四是数字化场景应用使信用好用。首创信用智慧门牌应用,一个二维码集政务服务、社会治理、金融服务为一体,以大数据画像对农户无感授信全覆盖,该案例入选全省争先创优行动“最佳实践”名单。《旅游商品“放心购”探索旅游共富新途径》入选浙江数字化改革实践创新案例库。《智慧平台信用监管 “食”字路口筑有礼》系统应用构建餐饮行业“主体自治、监管智治、信用长治”的社会共治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