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动态 > 市县动态
杭州这两项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和奖励支持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2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激励的通报》,杭州市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两项工作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

近年来,通过关口前移、源头治理,杭州成功构建了批管衔接机制。其间,制定了《杭州市商事登记中介服务管理办法(试行)》,建设“商事登记委托代理信息管理系统”,对中介从业人员、中介机构实施信用积分管理和信用等级管理,实现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为了进一步强化核查,市场监管部门还制订了“证照分离”改革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机制和职责分配清单,逐条明确核查规则,每月进行晾晒督促,全市告知承诺事项达106项,2022年通过“互联网+监管”平台推送核查信息1.78万条次,告知承诺核查率达到100%。为了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采取精细化管理,杭州还构建了年报协同机制,多报合一通过系统整合、流程重塑、数据互通,实现了企业年报“一次填报、数据共享、信用共治”。企业登录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或电子税务局均可完成市场监管、税务、海关、外商投资等领域年报。通过数据同源共享,最多可免填重复数据71项,跨部门年报数据共享程度全国领先。系统上线短短3个月,已有42万余户企业享受改革红利。因为各种不得已的原因要歇业的小微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已成功构建一套主体退出机制。歇业备案制度提出对已办理歇业备案登记的市场主体原则上不纳入各类检查计划,实施“零监管”,对确实无法经营的,引导其办理注销,依法审慎采取吊销等行政措施,减少不良信用记录对市场主体的影响;加强监管、执法、司法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协调有关部门实施差异化事中事后监管举措28条,加强信用承诺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