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袁家军书记指出:要以四治立信,坚持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着力培育讲诚信、重诚信、守诚信的文化理念,努力构建不愿失信、不能失信、不敢失信的体制机制。桐乡充分发挥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举办地和“三治融合”发源地叠加优势,创新“信用+四治融合”指标体系,建成并上线“四治融合”综合应用,列入“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成功探索以信用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在社会治理中涵养诚信风尚的“信用+四治融合”城乡基层治理新模式,有效实现社会治理与信用建设的互促共进、互融共赢。
一、场景建设
聚焦基层精准治理支撑不足、村社减负提效力度不大、居民融合治理机制不畅、信用评价和奖惩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搭建“一舱两端五场景”,实现“治理态势一屏掌控、村社业务一网集成、多元参与一键智达、德者有得一榜激励”,重构“141”框架下村社、网格、居民和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新形态。
图1 桐乡市“四治融合”驾驶舱
一是打造四治融合驾驶舱。动态展示治理一张图和党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大场景的大数据分析研判信息。基于系统产生和归集的1000多万条治理数据、3万多个视频监控资源,运用聚类分析、关联分析、自然语言分析等算法,形成人口、指数、事件等分析模型,为村社治理提供决策辅助。
二是治理端打造村社综合办公平台。系统重塑了群众报事、百姓议事、乡贤参事等“四治十件事”业务流程。同时对40余个村社应用进行了界面集成或业务集成,把村社干部从低效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有更多的精力深入群众、兴村治社。
三是服务端打造四治融合掌上应用。同时上线浙里办和微信小程序,群众可一键反映问题诉求、一键参与基层治理、一键获取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用户达到84万余人。
二、模型构建
制定完善四治积分管理办法。将嘉兴市个人信用“南湖分”与四治融合平台产生的“基层治理积分”按一定的权重构建算法模型,形成“四治信用积分”。【四治信用积分=南湖分*0.5+(基层治理积分累计总分/用户在四治融合平台注册月数)*10*0.5】
其中,“南湖分”由《省五类主体公共信用评价指引》中的自然人公共信用评价,叠加嘉兴市大数据中心归集的5大维度的个人公共信用评价,通过综合分析模型自动计算赋分,最高不超过1000分,尚未申领南湖分的居民给予650分基础分。“基层治理积分”是群众参与“四治十件事”,在四治融合平台自动生成的积分,每月积分上限为100分。
根据居民“四治信用积分”高低形成排行榜,将信用等级分为五类,分别是:极好、优秀、良好、一般、待提升。其中,800分以上为极好,700分—800分为优秀,600分—700分为良好,500分—600分为一般,500分以下为待提升。
图2 桐乡市居民“四治信用积分”信用等级分布图
不同信用等级享受不同类型的信用权益。同时,对群众参与“四治十件事”获得的基层治理积分,按1∶1的比例生成兑换分,可用于兑换商品或服务,兑换后作相应扣减。
三、应用实效
(一)“信用+”应用领域深化拓展。“信用+四治融合”应用打通了基层治理四平台,并与嘉兴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完成对接,形成“四治信用积分”数据回流、业务贯通初步方案,推动在嘉兴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上实现四治信用激励信息一键获取,“四治信用积分”一键查询,“基层治理积分”兑换一键可得。首批推出了十大信用激励政策,居民根据积分高低可享受不同等级的优惠和便利。
例1:创新推出“四治信用贷”金融产品,为居民提供无担保、无抵押的纯信用贷款。“四治信用贷”将居民“四治信用积分”作为居民家庭无形资产,与固定资产、权利资产等指标一并纳入资产估值、授信额度、贷款利率的算法模型。积分越高则居民授信额度越高、贷款利率越低。目前居民家庭“四治信用贷”最高可授信50万元,最低贷款利率为银行基准利率。“四治信用贷”累计授信301.68亿元,发放纯信用无抵押贷款28.28亿元,不良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例2:精心打造四治融合“积分商城”,城乡居民获得的“基层治理积分”可在积分商城及线下合作商家兑换大米、果蔬等实物,或抵扣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停车等费用。各村(社区)还可因地制宜制定积分管理补充条款,探索丰富多样积分兑换形式。如河山镇堰头村推出“四治融合助推垃圾分类”面券,村民用积分兑换的面券吃面感觉“倍儿有面子”,引领乡村垃圾分类新时尚。全市已有5.41万户城乡居民兑换积分1578万分,兑换商品20.4万份。
图3 “积分商城”功能架构图
(二)“信用+”基层治理成效显著。信用激励+数字赋能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四治融合”平台已成为全市217个村社、1391名 村干部每日必用、减负提效的“好帮手”,激励并方便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掌中宝”。上线以来,已有40余万城乡居民通过线上线下参与基层治理,破解复杂疑难基层治理堵点问题1500余件,除险保安成效更加突出,基层智治活力充分激发,命案、刑事案件、电诈案件、民商事案件、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亡人事故、火灾事故等七大指标同比均大幅下降。
(三)“信用+”模式创新获得认可。“信用+四治融合”模式,以“四治立信”导向,推动完善公共信用评价体系,有效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探索了信用建设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连续举办三届“基层治理”峰会,持续深化“三治融合”向“四治融合”迭代;首创《城乡社区议事协商规范》《四治指数标准体系》等系列基层治理标准、制度、规范;完善了村社居民“信用银行”资金扶持政策,相关改革经验获袁家军书记等多位省市领导肯定点赞,在省级以上会议交流发言5次,桐乡先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