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应用 > 典型案例 > 新华信用杯优秀案例 > 第四届 “ 新华信用杯 ” 获奖案例
创新“信用+社会治理”模式 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按照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总体部署和信用“531X”工程顶层设计,浙江省信用办、浙江省信用中心会同浙江省政法委、10个设区市,通过跨单位工作协同和创新,推进“信用+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建设。

一、问题需求

着眼解决基层治理中传统治理手段运用多、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手段运用较少,基层治理职能职责较多、人员力量配置较少,基层治理数据共享、集成需求较多、县(区)级平台实际获取省、市数据的种类、数量还比较少的“三多三少”难题。

二、事件经过

(一)谋划发文。2021年3月23日,浙江省信用办印发《关于开展 2021 年度“信用+社会治理”基层试点创建工作的通知》(浙信用办〔2021〕5 号)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谋划聚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社会主体的自律自治意识,不断提高信用助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推动省市县乡在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形成更广泛的融合应用,在精准监管、风险预警等环节构建更高效的智控体系。

(二)开展试点。在10个设区市选取了13个“信用+社会治理”试点,因地制宜开展试点探索。其中:选取绍兴市越城区、衢州市衢江区为综合治理试点,旨在探索以县(市、区)、乡镇(街道)等为范围,构建省市县乡一体化的综合信用智能模型,解决监管力量不足,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在专项治理试点方面,以园区、商圈、社区、乡村等基本单元格为范围,构建基层治理信用应用场景。在杭州市萧山区信息港小镇、宁波市浙江创新中心、绍兴市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3地开展“信用+园区治理”场景;在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下辖商圈、金华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衢州市龙游国际建材家居市场、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路商圈4地开展“信用+商圈治理”场景;在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温州市龙湾区万顺社区、舟山市马岙街道下辖社区3地开展“信用+社区治理”场景;在丽水遂昌县下辖乡村开展“信用+乡村治理”场景。

(三)总结推广。推动各试点单位根据实际制定“信用+社会治理”试点方案,谋划指标体系、重点任务、保障措施,明确要求13个试点单位按季度报送进展情况,总结提炼出自身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经验模式,带动全省“信用+社会治理”工作扩面提质。浙江省信用办通过组织全省现场观摩会,推动各试点总结交流经验、比学赶超,掀起全省“信用+社会治理”推进高潮。同时,各试点单位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宣传及展示墙、宣传栏、海报等线下宣传形式,加强成果宣传,让“信用+社会治理”的成果看的见、摸得着。

三、创新举措

(一)前期有设计。浙江省市信用办采用点对点指导的形式,在评价指标及模型构建、场景应用拓展等方面开展驻点跟踪指导13个试点单位完成指标体系设计、模型构建设计,相关制度性文件出台。

(二)工作有创新。综合试点以区县为载体,构建信用综合管理系统,实现多领域数据归集,开展主体信用评价,落地系列信用应用,与行业监管、政务服务、综合执法等平台实现对接,在审批、监管等行政管理环节加强信用应用。与各类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对接,为信用良好企业提供融资信贷优惠。专项试点以园区、市场、乡村等为载体,实现应用场景叠加深化,在行业监管、综合管理、信用惠民、信用便企、文化宣传等方面实现突破。

(三)试点有成效。推进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与省基层治理四平台及其11个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将信用状况不好的市场主体作为重点关注、排查和走访对象,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目前,累计推送141万重点走访主体,借助基层网格员力量进行重点走访检查,提升社会治理智治水平,提高了群众的安全感。

四、工作成效

在综合试点、专项试点上分类施策,精细推广,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全国社会治理提供浙江经验。

(一)综合试点方面。例如,衢江区综合试点贯通区社会治理中心“云智衢江”平台,实时推送红、蓝两色信息至乡镇四平台智治中心,乡镇综合指挥室可在第一时间接收风险预警信息,并进行事件交办处置、办结反馈,形成数据闭环。累计推送省平台“信用+社会治理”数据19.25万条,区(乡)社会治理中心4870条,政银合作开展信用智治普惠金融授信13.41万户,金额135.7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29276笔、金额28.93亿元。

(二)专项治理园区试点方面。例如,萧山信息港试点将信用应用到园区管理,构建“信用园区”评分模型,对园区企业进行量化评分,在行政、社会、市场等领域开展应用,累计信用承诺企业46家,信用提升企业17家,信用金融申请企业59家。

(三)专项治理市场(商圈)试点方面。例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试点已实现对小商品城市场内6.2万市场主体和境内外常驻和主流客商的应用全覆盖,义乌市场信用APP累计查询241.57万余次,日均在线用户5000余人次;2021年市场主体违法率同比下降23%。

(四)专项治理社区、乡村试点方面。例如,富阳区东洲街道试点村内设置的“爱心超市”积分兑换,覆盖人员3081人,目前已有679户家庭参与了兑换,价值18000元。遂昌县“信用+乡村治理”应用累计访问人数超9.3万人,采集村民反馈治理事件超3.2万件,自治处置率达95.6%。宁波银行遂昌支行、遂昌农商银行等2家金融机构为1700余名“遂心分”3A等级以上的村民办理“遂心分”联名卡享受乡村普惠金融服务,1200余名村民获得授信超1亿元,发放信用贷款3690.55万元。

五、社会影响

全省13个“信用+社会治理”试点均已完成试点任务。其中,衢州市衢江区、杭州市萧山区信息港小镇、金华市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杭州市富阳区东洲街道、丽水市遂昌县下辖乡村等5个案例已初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丽水市遂昌县“信用+乡村治理”试点获省委书记袁家军表扬、《人民日报》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