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应用 > 典型案例 > 新华信用杯优秀案例 > 第四届 “ 新华信用杯 ” 获奖案例
衢州市网络信用监管智治应用

一、背景介绍

衢州市作为全省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一直为信用体系建设出谋划策,探索网络信用监管的解决方案。2019年,衢州市委网信办出台《衢州市互联网信息服务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2022年,衢州市委网信办参与中央网信办下属的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网络主播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国家级团体标准制定,与阿里、字节跳动等企业共同参与了该标准制定的制定。2022年,研究出台《衢州市网络主播信用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建立重点账号名单,推送“新媒体活力榜单”24期。推动“网络信用监管智治应用”迭代升级,完成衢州市互联网信息服务主体信用管理系统(二期)开发,打通与省委网信办“之江净网”平台资源库的数据共享通道。研究网络主播信用评价模型,推动网络信用监管智治应用(三期)项目建设,新增“网络信用画像”“直播账号自动巡检”“网络普法机器人”等智能化功能。协同市市场监管局搭建网络直播可视化监测系统,采集直播主体720家,带货主体484家,发现直播违法线索62条,立案18件。

二、主要问题

衢州市的网络信用监管应用聚焦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监管网络平台的主体底数不清、重点不明、预警不灵敏。二是网络主体诚信经营、文明办网意识不足,行业自律程度不高。三是网络执法手段不多,柔性管理欠缺。四是违法违规和低俗炒作频发。五是热点敏感事件中发布网络谣言者较多,处置比较困难。

三、应用领域及成效

(一)制度成果方面:

1.市委网信委出台《衢州市互联网信息服务主体信用评价管理办法》。

2.市委网信办出台《衢州市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试行)》。

(二)理论成果方面:

1.2021年《衢州市网络信用提建设提质扩面路径研究》获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批示肯定; 2021年7月衢州市参加中国网络诚信大会作交流发言。

2.衢州市委网信办受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邀请参与全国首个《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的制定工作,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参与该标准制定的市级网信部门。

3.通过网络主播信用评价体系和现有网络信用监管智治应用的结合,将成为全国率先实现网络信用评价全平台覆盖的应用。

4.具有较强的引领示范效应。同时,网络诚信宣传与新时代衢州人文精神的传播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弘扬网络正能量。

(三)改革成效方面:

1.从内容监管向主体监管提升。网络信用监管智治应用用于监管衢州属地的网络媒体,包括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B站、抖音、快手、头条等7种业态。市、县市区两级均配置了相关权限。改革前,网络信息监管主要依靠网民举报,网信部门核实、查处。改革后,将1700多个网站、581微博账号、913微信账号、88头条账号、2844个抖音账号、30个快手账号纳入监管。网络内容实现一览无余、一屏掌控、动态分析,做到有据可依。如,2022年6月,我们对省委网信办下发的3700个网站开展了巡查,发现涉黄涉赌网站110余个,我办召集公安网警、治安以及扫黄打非办等部门对相关网站进行了封堵查处。

2.从事后监管向全流程监管转变。建立从信用承诺—信息采集—信用统计—活力排行榜—信用榜单—信用激励—公示公告—失信监督的全流程监督闭环。刚性执法变为柔性评价。改革前,对互联网内容违法违规行为主要采取行政约谈、行政处罚等手段,但是对于轻微违法行为没有相应的手段。改革后,对轻微违法行为主要采取信用评价降级和教育约谈相结合的手段,有利于引导网络信息服务主体合规合法运营。如,在衢州房地产政策调整前后,有个别网络自媒体炒作衢州房价、地价等话题,意图带偏节奏。网信部门主动约谈相关主体,引导其签订网络信用承诺,并对其进行信用评价赋分,告知其遵守互联网信息传播法律法规,不得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不得对房地产政策做猜测性炒作,确保了我市房地产政策舆论的平稳有序。

3.提高了风险预警效能。设“黑白红”名单对重点关注的账号进行预警,如出现违法违规信息将进行扣分处理。网络舆论风险显著降低。改革前,社会自媒体低俗炒作、制造话题等违规行为频发,如抖音号“高家二少”以农村生活为背景发布100余条低俗视频,经网络信用监管智治应用发现、预警,网信部门对其负责人进行了约谈,要求其签订网络信用承诺书,该账号负责人主动删除低俗帖文,并积极配合网信部门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