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场景介绍
进一步解决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长兴县科技局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创新打造科技“奖-投-贷”联动数字化平台,为企业提供创投基金条件评估、科技贷款及贴息全流程服务,实现了企业画像与科技贷款、贴息及科创基金投资闭环管理。系统自2021年12月上线以来,已累计发放科技贷款4.4亿元,贴息223.4万元,累计投资科创基金项目15项共计9106万元,有效释放了科技创新金融服务的新动能。
二、主要做法
1.指标体系。依托长兴县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横向联动市场监管局、税务局、应急管理局、法院等部门和商业银行、风投机构等金融机构,实现跨业务协同,纵向贯通县、乡镇(街道、园区)、企业三级的数据闭环管理。制定《长兴科技型企业“创新指数”评价标准实施方案(试行)》,对科技型企业综合评价从“经营状态(10分)、创新发展(65分)、贡献能力(10分)、合规风险(15分)”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进行评分形成企业画像,重点突出科技要素标签结合科技型企业特点建构“创新指数”子场景,设置创新发展指标(65分)包含创新主体(25分)、创新投入(28分)、创新成果(12分)3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通过设置“科技贷款、贷款贴息、奖投联动”三大体系,为科技型企业全方位提供金融服务支持,同时,根据科技型企业综合评价结果,对评分80分及以上的全额享受科技贷及贴息额度,50-79分享受全额额度的80%,50分以下享受全额额度的60%。2.模型架构。长兴县科技“奖-投-贷”联动数字化平台驾驶舱主要集成全县面上所有科技创新活动及数据,形成分析研判,供科技决策使用。在服务端,科技型企业从“基本信息、贷款信息、财务信息、企业概述”等四个方面填报好信息,并结合企业画像数据,系统自动判断出企业的贷款上限。在治理端,建设集科技企业信息归集、分类、分析、研判的综合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通过数据集成建立智能化科技型企业画像及动态企业分层管理系统。开发企业综合评分指标模型,智能分析形成科技型企业专属画像,并在全县科技型企业画像的基础上,打造分层动态管理系统,县科技局通过科技贷款及贴息给予科技型企业资金支持,投资机构通过企业画像直观了解科技型企业发展情况,根据“创新指数”评价研判分析企业发展潜力并进行基金投资。
三、应用领域及成效
一是科技贷款申报流程更便捷。系统根据企业贷款需求,优化专利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应收账款质押贷款等业务,精简优化材料流程,取消原有用电、社保等“硬核”门槛,企业在线填写基本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后,即可线上同时申请科技贷款及贴息。政府部门、银行通过系统审核,符合条件的第一时间进入放贷及贴息发放程序,审批时长由15个工作日缩减至4个工作日。
二是科技投资风险评估更全面。创新尽调模式,建立线上“科技投”模块,改变原有风投机构线下走访、反复排查的方式,投资机构通过企业获得奖补情况及科技侧企业画像直观了解科技型企业发展情况,参考企业科技创新指标评估情况研判分析企业投资潜力并进行基金投资,大幅缩减企业尽调时间。截至目前,全县已有6家风投公司使用应用开展尽调80余家次,累计投资科创基金项目15项共计9106万元。
三是科技资金政策兑现更精准。围绕反映企业科技创新核心特征的主体资质、研发投入、科技项目、知识产权、创新载体等重点,评估评价企业科技创新力,帮助相关部门及时调整科技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完善出台《长兴县科技新政十二条意见》和实施细则,“点对点”指导企业申报相关政策,推动政策落地见效,引导企业取得更多科技成果。今年以来,已兑现各类科技创新资金1.1亿元。
四是科技企业服务模式更优化。建立“三服务”网格化联系机制,改变了原有“县科技局-乡镇科技专管员-企业”服务模式效率低、管理难的问题,网格负责人依托“企业画像”及时了解负责片区总体科技创新能力和企业经营发展情况,指导企业开展政策申报、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合作、产学研合作等,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截至目前,已按片区开展“科技“三服务”1002家次,解决实际困难问题114个。
四、荣誉表彰
2021年6月,“长兴县科技贷款数字平台”被浙江省科技厅列入“浙科贷”多跨应用场景建设先行试点,此项工作先后两次在全省数字化改革例会上作为最佳应用受到表扬。2022年4月“长兴县探索建立科技联动数字化平台”被省委办《浙江信息》录用推广;并在市委办《湖州政务》和市数改办《湖州数字化改革》上刊登,先后得到项乐民副市长、金凯副市长的批示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