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场景介绍
充分发挥信用的基础性作用,推动信用与重点领域监管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发展治理格局,丽水市创新建立符合行业自身特点的智慧水电生态信用评价体系,依托数字化平台进行赋分,并积极拓展在金融信贷、差别化监管、政策享受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主要做法
(一)创建信用评价“新模型”
聚焦小水电站行业主体单位,通过从静态指标、动态指标等方面建立评价模型。静态指标主要从电站运行(12分)和电站管理(35分)两个方面评价;动态指标主要通过省市公共信息信用赋分(20分)、安全生产(10分)、生态环境(10分)、社会责任(8分)、综合指标(5分)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系统涵盖小水电企业的运营管理、公共信用、社会责任、安全生产、生态监管5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29项三级指标。
(二)建立“蓝绿黄”三级管理
根据各项指标评价标准,系统对水电企业的浙江省公共信用评价、丽水市生态信用企业评价、电站认证管理、安全生产检查、生态流量监测9项核心数据实现自动赋分、动态更新。系统对前端采集的视频及图片同步开展AI识别及预警,日均处理数据超2万条。截至目前,累计归集系统内部、外部评价共计174.6万条数据。根据赋分情况分为信用优秀(绿色)、信用良好(蓝色)以及信用一般(黄色)三类,评价结果符合“正态分布”规律。
(三)打通行业监管“全链条”
智慧水电生态信用系统已打通水利部水电管理平台、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浙江省水利厅“浙水安澜”平台、丽水市公共信用平台、丽水市生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多系统级联动态采集省市公共信用平台的水电企业评价数据,依托模型计算生成小水电企业生态信用评价数据,为“信用+金融”建设提供评价标准,实现评价数据、应用数据在市公共信用平台流转交互。
三、应用成效
(一)“全国首创”水电行业生态信用体系
在完善行业监管体系、重塑管理机制方面具有重要创新意义。全市共出台4项行业规范管理文件,799座在册小水电安全、生态在线监管覆盖率达100%,监管成本节约80%以上。
(二)“数字赋能”实现生态信用绿色监管
创新构建生态信用“应用链”,制定基于不同赋分情况下的差别化监管政策,提升监管效能和精准度。依托精准监管及指导,全市已创建“绿色小水电示范电站”130家,总数占浙江全省55%,占全国的15%。
(三)“信用变现”促进水电优质资产盘活
聚焦小水电行业金融信贷改革创新,动态导航信贷资源,实施差别化信贷优惠政策。全市累计发放小水电企业贷款40.8亿元,惠及195家水电企业,盘活水电资产超90.1亿元。
四、经验推广
(一)2021年12月,丽水“水电生态信用绿色发展解决方案”入选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优秀案例。
(二)2021年11月,“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组织召开国际可再生能源在线交流会议,丽水以“智慧水电生态信用”为亮点,向外方做水电绿色发展主旨发言,为世界各地提供了样板借鉴。
(三)2021年5月,在丽水召开“全国绿色水电现场会议”,丽水“智慧水电生态信用”应用场景作为创新案例进行了经验介绍,得到与会领导专家的充分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