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应用 > 典型案例 > 新华信用杯优秀案例 > 第四届 “ 新华信用杯 ” 获奖案例
丽水遂昌县推进“信用+乡村治理”场景应用,重塑乡村“四治融合”治理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夯实乡村治理的根基。遂昌县创新探索信用在乡村治理中的多维度运用,以“信用”小切口深度融合“乡村治理”大场景为目标,围绕构建“四治融合”与良性互动的乡村治理体系,开发建设“信用+乡村治理”场景应用,推动乡村全方位诚信和全数据入信,为打造山区高质量绿色发展共同富裕先行样本赋能。应用上线以来,省委书记袁家军在县委书记工作交流会上点赞该场景应用。相关标准制定获得时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王昌荣批示肯定。

一、场景介绍

遂昌县作为浙江省唯一列入“信用+乡村治理”的场景试点,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同步聚焦社会治理先行示范跑道,构建在省公共信用数据画像基础上,通过精准定位乡村普适性指标体系和业务流程,开展乡村信用主体多跨数据集成应用,实现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治理格局。

二、创新举措

(一)构建特色积分体系

创新设计“信用基础分+村级基层治理赋分”的信用评价体系,增加从道德和村规民约层面对村民信用等级的量化评价,打通浙江省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等9个数源系统,集成省公共信用分、非法上访、拖欠水电费户信息等33个方面276项数据,为法院、政法委等5个部门获取数据提供了便利。制定出台《“四治融合”和合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对全县201个行政村的治理数据进行归集,在驾驶舱探索直观呈现一村一和合指数的信用画像,形成村民信用精准画像,为村民自治和数字化管理奠定基础。应用实施以来累计采集村民反馈治理事件超3.2万件,自治处置率达95.6%。

(二)构建精准服务场景

全面整合普惠金融、文旅服务、生活便利服务等高频事项的要素资源,探索村民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后的应用机制,将评价结果运用于荣誉评定、福利分配、银行信贷等,根据信用等级给予村民优惠奖励政策,提高村民融资等公共服务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安全性。1700余名“遂心分”3A等级以上的村民办理“遂心分”联名卡享受乡村普惠金融服务,1277名村民获得授信超1亿元,发放信用贷款3690.55万元。

(三)重塑“四治融合”格局

将机制创新、流程再造、业务重塑作为乡村治理模式升级的核心路径,迭代开发“信用+乡村治理”驾驶舱、数据看板和电视端。如探索建立以电视端为中老年群体治理载体的全链条、全时空、全方位的可视化乡村数字化适老化治理最佳途径,引导中老年群体参与使用“电视端”开展积分兑换,激发群体参与“信用+乡村治理”建设热情,累计兑换信用积分44241分,惠及全县十余万人口。

三、工作成效

(一)制度成果可复制

出台全省首个《“四治融合”和合乡村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建立了一套和合乡村的评分标准及细则。制定《遂昌县遂心分(个人信用分)管理办法(试行)》《遂昌县全面推进信用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推动县、乡、村的多跨协同、共用共治,探索在法治和德治约束下的村民自治与智治模式,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不断提升基层“四治融合”水平。

(二)理论成果可推广

被列入省发改委“最佳调度”5个初步可复制推广应用,并在今年全省信用建设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发言。典型做法先后入选2021年度省乡镇(街道)法治化综合改革试点最佳实践案例、2022年“信用+社会治理”试点典型案例、2022年度信用数字化改革应用场景十大优秀案例。

(三)实践成果可总结

今年以来,全县万人成讼率较去年降低9个百分点。信访走访诉求总量较近三年平均值下降43.67%,基层事项化解率97.67%。各类矛盾纠纷显著下降,精准地实现对自然人、行政村的“信用画像”和数据动态管理。“平安浙江指数”位居全市前列,其中有4个月全市第一。基于乡村的高效治理,吸引了阿里云、网易、中电海康等20多家数字经济的头部企业和1015家市场主体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