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动态 > 市县动态
丽水市创新构建“丽水山耕”信用管理应用场景

丽水作为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创新打造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地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以品牌赋能生态产品增值溢价,以品牌信用应用场景建设护航品牌长效发展。

一、场景介绍

“丽水山耕”信用管理体系依托“丽水山耕”会员管理数字化平台,整合生产、流通、金融、保险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以“品牌+信用+服务+监管”的模式,不断深化信用产品应用,积极营造优良信用氛围和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丽水山耕”会员主体信用评价模型

聚焦“丽水山耕”会员主体,构建“公共信用基础分+行业信用赋分”和“行业信用赋分分级分类+负面信息扣分”的双层双向信用评价体系,涵盖会员主体生产经营资质、产品认证、产品检测、安全生产、商标注册等指标。完善《“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商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实现从行业约束和品牌保护层面对会员主体等级的量化评价,并通过“丽水山耕”会员管理数字化平台门户网站公布会员主体综合信用指数。

(二)实施“丽水山耕”会员主体分级分类管理

对照各项指标评价标准,依托“丽水山耕”会员管理数字化平台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产品质量检测等核心数据自动赋分,并对会员主体的综合信用指数动态更新,以优秀(A≥850)、良好(800≤A<850)、中等(750≤A<800)、较差(700≤A<750)、差(A<700)五个等级开展分类管理。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信用惠企服务包,以综合信用指数换购所需服务,为信用状况优秀、良好的会员主体,在物流、仓储、检测、保险、贷款等会员增值服务上提供更大优惠力度。

(三)强化“丽水山耕”会员主体联动监管机制

构建部门主导、协会配合、多方参与的联动监管机制,以月度抽查、季度联查、年度普查等方式深入推行“精准监管+优质服务”,形成常态化联合监管“合力点”。对信用状况优秀、良好的会员主体,实施降低检查频次等监管措施;对信用状况中等、较差的会员主体,实施加大检查力度、提高检查频次、增加检查事项等监管措施;对信用等级差的会员主体责令整改,整改期内无明显提升的实施退出机制。

三、工作成效

(一)“信用变现”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通过加强对信用评价结果的应用,以经济手段和市场手段鼓励会员主体提升信用水平。截至11月底,会员主体以综合信用指数分别换购产品检测480余批次、产品标签审核400余批次、产品包装设计服务20款、微信公众号推文宣传40余次、产品宣传推荐活动220余场、共享仓储服务110余次、共享物流服务800余批次,折合减免金额300余万元。

(二)“协同联动”提升监管质效。通过对信用良好以上的会员主体适当降低检查频次和比例、对信用较差的会员主体提高检查频次和比例,做到早检查、早发现、早处置,实现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转变、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粗放监管向精准监管转变,进一步提升了监督效能。

(三)“精准服务”助力会员主体的转型升级。信用应用产品集成了研发、生产、流通、金融、保险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针对会员主体实际需求精准提供服务,赋能会员主体转型升级。截至目前,累计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联合银行推出“山耕贷”金融产品,通过品牌信用赋能,实施定制化优惠政策,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帮助100余家会员主体解决资金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