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一、场景介绍
杭州高新区以“企业创新积分制”为抓手,通过数字化手段精准量化刻画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创新能力,根据创新积分建立企业培育库,构建创新积分数据平台实现高效经济治理,建立增信机制保障企业融资,创新科技金融服务路径,着力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难问题。“企业创新积分制”作为科技金融新型政策工具,建立了一座科技和金融融通互信的桥梁,截至目前,区内8100多家科技企业已完成入库评价,共有10家银行入驻创新积分平台,为160家科创企业发放创新积分贷款5.2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构建创新数据评价体系,精准培育科技企
一是设立评价指标体系。在架构科学全面、指标简洁明了、操作简易可行的前提下,设立创新投入、创新产出、成长性和辅助指标四大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并下设24个细分评价指标,其数据获取与更新均来源政府部门业务数据。持续优化调整数据的种类和比重,使得积分评价模型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二是构建“梯队式”培育画像。突出同级比较梯级培育,以营业收入规模为标准,将企业划分为“种子期-苗木期-成长期-壮大期-成熟期”五个发展阶段,设置五阶段企业评价指标与计分标准,全面量化评价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企业“梯队式”培育画像。三是建立匹配企业培育库。推动积分结果与高企、瞪羚、独角兽等企业培育库深度融合,对高企、瞪羚等政策进行数据结构化处理,分词解析形成政策符合条件标签,与参评创新积分企业的经营标签、创新标签等进行精准匹配和评价。目前已建立高企、科小、研发中心等8类企业培育库,2022年杭州市高新区(滨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8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93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19家、市雏鹰企业442家,认定数量较往年大幅增长。
(二)建设创新积分数据平台,提升经济治理效能。
一是构建创新积分“总架构”。通过打通和抓取现有企业创新数据资源,在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将科技企业创新积分评价计算结果以接口形式传到企业码中的金融超市和政策展示模块,展示科技企业的所属时期及积分数值。二是建设政府管控“驾驶端”。通过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等政府各部门数据,采用多维度分析手段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梳理判定,梳理形成科技型企业库作为本系统匹配计算基数。三是建设积分展示“企业端”。构建通过“企业码”展示科技创新积分模型页面,科技企业可以简单、便捷、高效地获取总分与细分指标分值,并使用“政策推送”、“金融超市”等企业创新积分应用功能,目前已有8000余家企业的创新积分实现在线查询,精准推送国高企、省科小、市雏鹰等政策31000余家次,超过3100家企业进行了相关资质申报。
(三)支持创新积分增信授信,助力企业优享融资。
一是建立科技企业增信机制。积极与金融机构、投资机构、资本市场等开展合作,推动积分体系与银行风控体系模型相结合,建立授信模型,计算不同阶段企业的授信额度,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申贷服务,促进解决企业融资环节的问题。二是推动数据归集联动共享。建立数据归集闭环共享机制,横向数据包含科技、发改、经信、市场监管、税务等多个政府部门900万条试点数据,纵向数据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并实现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业务数据闭环回流,成果数据可跨部门共享。三是加大科技金融支持。省科技厅通过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浙科贷”“攻关贷”“创新保”等科技金融服务项目,杭州市高新区(滨江)获批成为数字化改革“浙科贷”先行试点,在同类型企业免抵押担保贷款额度的标准上增加30%以上额度,增加1年以上贷款期限,在同等条件下给予最优贷款利率,有效支撑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四)构建“信用+创新积分”模式
在创新积分评价模型中,加入企业信用指标作为逆向指标。打通企业创新发展与信用提升壁垒,积极调动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引导创新资源进一步向“发展好、信用优”的企业汇聚。以壮大期企业评分标准为例:
企业信用评价(逆向指标,减分项):
①对于在政府信用评级中处于A级及以上的,加10分
②对于在政府信用评级中处于M级的,加8分
③对于在政府信用评级中处于B级的,加5分;
④对于在政府信用评级中处于C级的,不加分也不减分;
⑤对于在政府信用评级中处于D级或列入法院被执行人的企业的,减10分。
税务零申报(逆向指标,减分项):
连续3个月出现税务零申报情况的,累计得分直接为0分。
通过清晰的规定,对不同阶段的企业进行创新积分评价,进而将企业行为量化,为金融机构、投资机构的决策提供参考。
(五)促使科技企业主动增信
针对辖区内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情况,“信用+创新积分”打通科研成果和金融信贷之间的节点,通过创新积分,银行全面了解企业的创新能力,缓解轻量科技企业因无抵押、无担保带来的融资困境。
对于创新积分评价优秀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和奖励;银行提供“一键秒达”授信额度,保底50万元。只需登录APP,便可一键查询企业的创新积分,点击“金融超市”即可获知合作银行机构的贷款授信额度与专办热线,实现线上办理贷款。目前,中国工商银行、杭州联合银行、杭州银行等10家分别上线了相应金融产品。
(六)强化“事中事后”量化监管
“信用+创新积分”以创新积分为依据,加强对企业“事中事后”量化监管,提升政府监管效率。按照企业不同成长阶段分类,对科技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全面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并为企业精准推送相关政策和服务。
对于创新积分评价优秀的企业,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和奖励;而对于列入失信名单的,则进行重点监督;信用评级为D级的企业,银行将拒绝提供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