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浙江在行动】“信易+”应用典型案例,来看浙江经验做法(一)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社会信用体系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积极推广诚信理念、弘扬诚信文化,持续推动各行业领域形成诚信公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消费环境,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部门于2023年9月开展“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信用便民惠企,面向全国各地方组织开展“信易+”应用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最终评选出80个“信易+”应用典型案例。我省16个案例榜上有名,数量居全国第一。一起来看下各地各部门的经验做法吧~

01

以信用数据赋能 助力构建最优融资环境——“信易贷”浙江站建设与实践

(实施主体:浙江省发展改革委、浙江银保监局)

浙江省按照“信息贯通、政策直达、专业运营、省市融合、创新普惠”原则,高质量推进“信易贷”发展,全力打造“信易贷”浙江站,打造具备强大的数据服务能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体系,为中小微企业融资破局提供强有力的动能。“信易贷”浙江站坚持“1+4+N”的建设思路,即构建一个金融专题库为行业数据底座;在后端综合集成四大基础组件(数据融通组件、银企对接组件、流程再造组件、风险智治组件)为功能支撑;围绕“服务共同富裕”和“防控金融风险”两大改革任务,衍生N个多跨子场景应用,集成创新、统筹推进,健全优化金融机构和民营企业信息对接机制,实现资金供需双方线上高效对接。“信易贷”浙江站自上线以来,累计交易量突破8.47万亿元,服务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100万余家,先后被新华社、新闻联播、人民日报、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报道40余次。

02

“以信促贷”创新融资供给改革

“绿税通”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实施主体:浙江省税务局、湖州市税务局、金华市税务局)

为有效解决企业碳排放核算难、成本高、绿色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更好发挥税收对经营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浙江省税务局联合金融机构创新“银税互动”产品,在全国率先推出绿色金融服务“绿税通”,通过“数字税务+绿色金融”联动,帮助企业获取绿色信用贷款,从融资的“供给侧”实现全省绿色低碳产业“结构性改革”。自2022年4月“绿税通”服务平台在湖州市试点以来,已引导18家银行开发“绿税贷”金融服务产品20个,累计授信 19.37亿元,有效帮助小微企业将纳税信用、减碳成果转化为融资资本。同时通过“数字税务+绿色金融+三三智检”联动,坚持多跨协同、信息共享,构建三色三策评价体系,推动出口企业绿色健康发展。通过在金华市试点,探索纳税信用在出口退税、留抵退税等内部业务经办环节的深化运用。以金华某毯业公司为例,该企业被评为绿码企业,通过出口退税绿色通道快速办结,快速退税。该企业2023年上半年办理出口退税2888万元,平均退税时长由6个工作日缩短为0.19个工作日。

03

信用赋能 撬动94亿沉睡资产

(实施主体:温州市瓯海农商银行)

温州市瓯海区针对小微企业“授信难、担保难、融资难”等问题,于2019年创新推出“小微企业资产授托融资”模式。该模式是指小微企业以自有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作为授托资产,将以往金融机构仅针对企业税收、专利等单一要素进行信用评价,通过整合多方大数据,延伸至对企业6大维度102项指标的全要素信用评价。通过“信用分”自动将小微企业分为A、B、C、D四个等级,不同信用等级对应不同的授信额度,并采取书面承诺方式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坚持“收益覆盖风险、保本微利”让利小微企业的定价原则,合理确定贷款利率,原则上单户申请贷款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1年,最长不超过3年。在该模式下,农户、小微企业建档率达99.78%,授信覆盖率达90.86%,惠及市场主体34808家,融资金额达94亿元,惠及企业主体16.67亿元。

04

台州以信用助推个体工商户“智富”发展

(实施主体:台州市市场监管局)

由台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椒江区发展和改革局联合谋划的个体工商户“台惠付”系统实现了信用数据归集,横向打通商务、人社、金融等14个领域18个数源部门,纵向贯通省市区三个层级,通过与个体工商户公共信用评价等数据交互验证与校准沉淀,实现线上数据归集多维呈现。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开展线下上门走访调查,累计调查65504家,归集超200万条有效数据。截至2023年9月末,椒江区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共57475户,占全区经营主体在册数的63.33%,在册数占全市比重为9.39%,居第5位。在册数同比增长13.08%,高于市场主体同比增速1.52个百分点,同比增幅居全市第5,为稳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注册资金方面,全区在册个体工商户资金数额达80.3亿元,同比增长19.93%。降本减负方面,已累计为6460家商户减少成本6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