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用动态 > 市县动态
助企纾困专题② |“信用+融资”为市场主体引“活水”(一)

杭州市西湖区强化白名单制度 实现“信用换贷款”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

受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面临资金压力和经营困境。为助力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落实省市工作部署,迅速开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信用融资破难专项行动,深化“信用+”评价体系,以“浙江小微增信服务平台”为抓手,通过“智评模型”筛选一批信用好、潜力大的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形成“白名单”,联动银行,引导银行机构优化金融要素资源配置,推动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扩面增量。截至目前,已分批推送“白名单”数58438家,其中小微企业34388家、个体工商户24050家。

纳入银行信用融资“白名单”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扫“贷款码”并进行信用查询授权,即可享受“一站式”融资服务,实现“信用换贷款”,有效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的问题。截至目前,已为符合条件的266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61751.8万元。西湖区宏根小吃店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动辖区中国建设银行,为西湖区宏根小吃店办理贷款54万元。宏根小吃店老板表示,“疫情影响,客流量锐减,我们店虽能勉强维持经营,但经营成本高,资金紧张,这笔贷款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杭州市萧山信息港“信用园区贷” 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为高品质打造萧山信息港小镇“信用+园区”省级试点工程,为全省树立园区信用建设样板,信息港积极落实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助企纾困相关政策,依托前期“信用园区”专题数据库,实时监测企业经营生产情况,第一时间发现企业经营困难,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一是建立“信用园区贷”。园区内企业可凭借“萧山信息港企业分”,纯信用、无抵押申请低利率贷款,平均三天内通过申请,发放贷款。企业信用分是在整合省、市、区各级政府单位的公共信用大数据基础上,对接园区企业的水、电、房租、物业费等信用数据,同时结合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数据资源,从信用“531X”工程中的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企业基本情况、企业司法风险、企业特点资质、企业潜在风险、企业综合社会评价六大信用评估维度进行评分,有效体现企业信用情况。

二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依托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e港大脑”与园区信用监管平台,通过数据采集与多维度智能预测,持续完善园区企业画像,智能匹配政策要求及企业名录,并根据企业信用方案与评分,优先为信用分高的企业发放政府补贴奖励,协调解决企业相关困难。

二是落实各项惠企政策。依托一体化数字服务平台“e港大脑”与园区信用监管平台,通过数据采集与多维度智能预测,持续完善园区企业画像,智能匹配政策要求及企业名录,协调解决企业相关困难。

三是根据信用等级提供差异化服务。依据“萧山信息港企业分”及园区企业整体信用分布情况,合理确定企业信用评价等级,优先为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提供专项培训活动,围绕资质申报、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财税专题、政策宣讲、数字化改革等方面,开展讲座培训,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宁波市江北区全省率先推出“信用评估报告” 融资贷款 精准施策助企纾困

为破解当前小微企业中普遍存在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难题,宁波市江北区全省率先推出“信用评估报告”融资模式,致力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今年以来,已帮助526家经济主体获得信用贷款3.602亿元。

一是精准企业信用画像。充分利用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中形成的信用大数据和“浙江省小微企业云平台”的信用信息资源,为小微企业准确“画像”,出具“企业信用调查报告”方便金融机构最快作出放贷评估。

二是降低放贷准入门槛。创新内部评价体系,凡合法经营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具有有效营业执照和固定场所、法人信用记录良好、从事合法生产经营活动三个月(含)以上、有稳定现金流等条件,均可向江北区市场监管局提出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申请。信用贷款额度企业最高1000万元,个体工商户最高300万元,做到“一次授信、循环使用、随借随还”。

三是创新特色专属产品。针对中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和专业市场个体户不同经济主体的不同资金需求,推出“通用版”“实体版”“个体版”和“初创版”等多种信贷版本,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有效满足了各类主体的融资需求。如针对初创企业起步初期融资困难,而金融机构只为落户经营半年以上的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的矛盾,推出“初创版”信贷版本,为经营3个月以上的初创企业提供信贷资金,目前已为80家初创企业提供贷款2020万元。


温州:用信用换信贷 解经营户燃眉之急

因受疫情影响,一些蔬菜经营户在经营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为了帮助蔬菜经营户获得银行贷款,解决资金危机,温州市现代集团下属温州菜篮子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农批市场”)通过与瓯海农商银行的合作,创新性地提出了以经营户多年经营的“信用凭证”为依据,以“信用换信贷”,为经营户发放银行信用贷款。

据了解,在前期实地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农批市场和瓯海农商银行中心区支行(以下简称“中心区支行”)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为没有抵押物的经营户提供信用贷款,同意由农批市场出具经营户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市场内部一卡通信息的交易量、交易额,综合考虑经营户多年累积的诚信和信用口碑,以此作为放贷的依据。有效化解了经营户没有抵押物,所需资金金额大、周期短等不利因素,解决市场经营户融资难问题。

这是中心区支行首次以蔬菜经营户经营流水为额度测算依据的信用贷款,真正把“信用”这一无形资产成功转化为“真金白银”。至今,农批市场共有74户经营户向中心区支行申请无抵押贷款,金额共计3454万元,均准时还款,无一笔违约。


湖州:创新“小个贷”应用场景 助力小微主体融资纾困

今年以来,为了解决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湖州市加强信用信息共享应用促进中小微企业融资。湖州市吴兴农商银行联合吴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合作开发了纯线上信用融资应用“小个贷”。该产品手续便捷、使用灵活、利率优惠,实现“一站式”线上融资服务。截至目前,已引导小个主体申贷4490笔,授信22.48亿元、总放款金额达13.02亿元。

一是信用画像“一库生成”。通过多部门数据共享,围绕企业经营、财务状况、社会责任等6个维度,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涵盖纳税、社保、企业信用等443项指标,重点对其中400余项涉及社会责任等维度的可赋分指标进行差异化正反向赋分,形成小个主体精准信用画像,以此确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信用评分、授信额度和贷款利率等。

二是集成政策“一键匹配”。将省市区稳企纾困政策和普惠金融专项政策全面融入“小个贷”应用,企业在申请贷款的时候,系统根据企业类型自动匹配产业利率优惠、信贷风险补偿等政银集成优惠政策,相比非白名单企业,利息可降至3.7%,授信额度最高1000万元。

三是信贷业务“一码申办”。通过“小个贷”企业可自行查看自身信用评分及授信额度,并可通过选择“一键获贷”获取融资需求和信用评价结果,贷款从申请到发放的时间由传统的平均3天提速至最快无抵押下15分钟即可完成。


嘉兴嘉善:“信易贷”助力企业线上融资

为破解困扰民营及小微企业发展的融资难、贵、慢问题,嘉兴市嘉善县积极推进“信易贷”工作,依托嘉兴市金融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易贷”平台),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强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平台线上银企融资对接独特优势,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一是打造线上无门槛“融资超市”。通过“信易贷”平台构建网上“信贷超市”,企业用户可以通过金融机构、贷款金额、贷款利率、担保方式等多重条件筛选,精确定位适合自身需求的多款产品。目前平台共上线金融产品469个,其中信用类金融产品303个。

二是推动小微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在全县范围内大力推广“贷款码”应用,将“信易贷”工作作为首贷户拓展的重要抓手和工具,在前期成功办理了全省地方融资服务平台首笔“贷款码”融资业务的基础上,持续加大宣传推动,督促金融机构推广“贷款码”需求企业在“信易贷”平台的落地,推动“贷款码”需求企业成为平台用户。

三是推动信用评级融资服务。以成功入选全省小微企业信用评级试点为契机,在原先引入蚂蚁金服第三方信用评级的基础上,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推动嘉善农商银行创新发布“数字小微企业服务平台”,通过依托“信易贷”平台数据支撑作用,提供小微企业精准信用“画像”,切实提高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