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针对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缺信”“失信”等问题,温州市人社局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通过制度重塑、系统集成,创新打造全国首个官方信用查询数字化场景——“信用就业”数字赋能平台,集成劳动者、用人单位信用信息,搭建信用查询的官方途径,助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自7月底上线运行以来,“信用就业”功能模块查询量超过3200次。
一、坚持需求导向
(一)用人单位对求职人员的信用信息需求。用人单位在招录人员、岗位适配时发现,求职人员背景调查周期长、成本高,不能准确获取求职人员身份信息和信用情况,如工作经历、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水平、恶意投诉记录等。历年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多次提出提案议案,建议将“失信”“缺信”劳动者纳入信用信息平台,为用人单位在用工过程中提供信用方面的帮助和支持。
(二)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信用信息需求。建立劳动关系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结果,而劳动者在职场中处于弱势,缺乏集中获取用人单位用工环境、劳动仲裁等信息的有效渠道,为后期发生劳动争议埋下隐患。因此获取用人单位信用等信息,可避免劳动者进入与自身职业规划及需求不匹配的用人单位。
(三)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需求。政府行政过程中在信用信息方面有诸多困难:一是调查取证难。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劳动争议时,双方均缺乏厘清责任的事实依据和失信凭证的记录手段,导致不容易纠纷化解。二是信用数据不连通。各职能部门信用信息尚未集成,无法实现信息有效共享,政府工作人员调取数据需多方申请,手续复杂。
二、建设多跨场景
(一)场景定位。“信用就业”应用场景谋划从劳动者、用人单位及工作人员三方需求出发,运用数字化改革V字模型,突出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致力打造成为全国首个“信用就业”互查平台。
(二)任务拆解。“信用就业”应用场景以“信用管理”、“用人单位服务”、“劳动者服务”、“工作人员服务”为二级任务,细化拆解出“信用报告调用”、“信用修复管理”、“信用服务评价列表维护”、“信用就业监管”等12项三级任务。
(三)数源需求。归集了市场监管、公安等6部门15项数据,可一键查询企业基本登记、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处理)、拖欠工资黑名单等企业信息,以及身份、学历、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证书、劳动仲裁等个人信息。通过建立个人、用人单位人社信用报告,不断创新应用场景,用于不同人社领域,实现人社全域数字智治。
(四)系统集成。以“浙里办”和“浙政钉”为入口,依托信用就业数字化应用,分为用人单位服务、劳动者服务、工作人员服务、信用信息管理等四大模块,发改、公安、教育等各部门为信用就业应用开放数据端口,为信用就业数据系统集成提供巨大的支持。
(五)智能分析。通过“信用就业”场景数据驾驶舱,对信用信息管理和信用就业信息应用实现准确把握,数据应用、工作督办、工作进展等内容一点就有,一目了然。
(六)闭环服务。从服务需求、保障服务、信息摸排、智能导向、精准治理、贴心服务和保障服务六个方面出发实现闭环服务。
三、改革成效
(一)构建双向溯源系统,提供人社关键信用信息查询服务
一是劳动者就业轨迹可追溯,为企业用工织密“防护网”。通过“信用就业”平台,用人单位可以全面掌握劳动者就业轨迹,有利于解决劳动者通过编造虚假身份、伪造专业技术资格、虚构工作经历等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劳动者频繁跳槽的情况;劳动仲裁记录的查询功能则更加有利于解决劳动者恶意投诉、多次仲裁,牟取不当得利的问题。二是企业信用信息可追溯,为劳动者求职撑起“保护伞”。“信用就业”平台的搭建,让劳动者可以一键查询用人单位劳动仲裁信息、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信息、拖欠工资黑名单信息等关键人社信用信息,从而预判入职风险,更准确地选择放心企业,少走弯路。三是系统内部信息可共享,为工作人员化解劳动纠纷装上“减压器”。有效解决了人社系统内部信息查询过程繁琐的问题,缓解了劳动仲裁、劳动监察部门案多人少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劳动纠纷化解的效率。
(二)创设三大防护机制,破解信息公开与信息安全冲突难题
一是劳动者自主授权,有效维护个人信息安全。读懂、吃透我国有关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规定,厘清信用信息共享、开放与个人信用信息保护的法律边界。通过劳动者自主授权的形式,将信用信息对获得授权的对象公开。二是工作人员查询留痕,规避滥用权限违规操作。政府工作人员获取查询权限后因工作需要通过“信用就业”平台查询个人、企业信息均会形成查询记录,切实做到全面、如实记录查询痕迹,避免出现工作人员滥用权限等问题。三是信息应用领域设限,扎牢信息使用制度藩篱。“信用就业”平台严格将个人信息处理的范围限制在劳动用工相关信息领域,有条件、有限度地公开相关信息,且仅用于防范劳动用工信用缺失风险,严禁超范围使用。
“信用就业”平台是各应用场景、各职能部门的多跨协同、流程再造和制度重塑的成果,从谋划到落地,建立起了一整套持续发展、持续更新、持续完善的信用应用工作机制。下阶段,温州市人社部门将联合其他部门把“信用就业”创新机制延伸应用到“信用出行”“信用就医”等其他领域,为强化社会大众信用意识、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助力添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