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跨境电商的快速发展,带来商品真伪、标准、质量等系列监管问题,宁波保税区先试先行,于2018年初启动全省首批、全市首个“浙江省网络市场监管与服务示范区”创建,并在同年的11月上线了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全面推进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一、跨境电商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做法
(一)全国首建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2018年底,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线运行,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新应用,确保跨境电商主体信息、经营信息、监管信息、服务信息、奖惩信息、投诉举报信息的六大类信息公开透明,精准实现数据流、信息流、技术流的统一应用。平台数据来源于市级各有关部门和国家、省市平台,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部门内到部门间的协同应用,进一步放大“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双轮效应。
(二)构建全景式信用监管机制。通过“事前注册备案、事中信用评价、事后联合奖惩”,实现跨境全链条信用监管。一是首推跨境电商备案模式。在跨境电商市场准入环节建立市场监管注册和海关备案信息互通机制,加强对从事跨境电商企业基本情况的排查摸底和点对点指导。二是开展进口食品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根据“静态因素”和“动态因素”两个因素对进口中心内200余家进口食品经营企业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估。三是构建信用奖惩联动机制。制定《宁波保税区建立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实施方案》,建立健全跨部门、跨行业联动响应机制,实现对区域重点跨境电商实施扶优扶强,对违法违规跨境电商实施跨部门联合惩戒。
(三)打出跨境信用服务组合拳。一是建设跨境防伪溯源体系。通过跨境商品防伪溯源监管平台,对跨境商品加贴跨境防伪溯源码,并联合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海外公司将防伪溯源信息延伸到海外端。二是建立诚信亮码制度。开展市场星级文明经营户评比,并在商户入口进行“诚信二维码”亮码、“党员示范”亮牌、“无理由退货承诺”公示,让消费者“一扫便知”,让市场内经营户诚信、守法、文明经营。三是完善跨境电商消费投诉高效处置机制。聚焦消费者反映集中的热点问题,通过《甬港消费者组织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两地建立互动合作和异地维权新平台,为消费者跨境维权开启绿色通道。
(四)创新跨境电商信用产品。设立财政风险补偿金、引入保险机构等形式,开发广发“跨境贷”、建行“政融通”、通商银行“中东欧特色贷”等信用融资产品,为跨境电商及进口商品贸易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构建宁波保税区跨境供应链平台,为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单日最高2000万额度、汇率双向管理的高效支付服务,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五)建立健全共管共治机制。充分发挥好政策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规范与繁荣、政府与市场、虚拟与实体的关系,以探索高质量发展为路径,“放”出市场正向活力,“管”住市场本身不足,“服”务市场营商环境,尤其是推进跨境领域新经济产品和技术应用,探索以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解决监管瓶颈,打造政策洼地、技术领地、服务高地的先行示范区。
二、应用成效
(一)探索“政府+市场”思路
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在全国率先实行企业住所商务秘书托管办法,试点全流程电子化登记,为网商主体准入探索新路子。吸纳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网售商品交易监测,对973家保税区企业网站、16家保税区企业的电子商务平台和33家企业自建交易平台进行监测,并将涉及的跨境交易的商家信息和商品信息纳入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数据库。通过政策调研、实地走访、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措施,建立政企平等协商的对话机制和应用信息共享的联动机制,打造多元方式共治网络市场秩序新格局。2019年率先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内试点开展跨境网购自提业务,设立跨境网购自提中心,“即买即提、全球同步”,通过海关“审、验、放”一体化监管,真正实现跨境商品“存、展、销”一站式监管运营。
(二)打造“技术+平台”模式
全力打通信息数据渠道,放大数据的集成共享应用效应,建立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实现全域跨境电商主体“全景式”监管,以全覆盖、可视化、动态化的数据模型,强化行业风险评估和风险分级管理。探索失信守信认定路径,充分运用“公示即监管”理念,出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实施方案》,探索失信预警名单自动化生成,实现联合惩戒、全网运用,确保提升网络治理效能。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根据电商信用等级不同,动态调整相应的信贷、信保额度和费率。
(三)抓住“制度+应用”整体
以高质量发展为蓝图主线,统筹推出关于支持跨境电子商务持续有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诚信经营、诚信示范为依托,打造进口商品放心消费示范高地,重点探索完善跨
境电商消费投诉高效处置“五项机制”,通过签署甬港消费者组织合作协议,积极推动两地建立互动合作和异地维权新平台,为消费者跨境维权开启绿色通道。以解决跨境消费争议维权为出发点,坚持以网管网核心,确定“线上线下平等对待”的基本原则,推动跨境电商行业落实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范,以有效弥补跨境流通领域的监管空隙,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新业态的网络交易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