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 浙江在行动】杭州:打造大数据信用监管新模式

杭州市民生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功能多样


为积极探索运用大数据先进理念、技术和资源,提升计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促进民生计量工作从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服务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推送型转变、监管从政府主导型向社会共治型转变,2020年2月,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始开发建设杭州市民生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并于2020年5月投入使用。

该平台融合监管部门、检定校准机构、计量器具使用单位、群众四端,提供十大功能服务:数据中心、强检预约、计量惠企、二检合一(实时监控)、信用管理、公示预警、查询统计、全民参与、系统管理和数据分析等。

杭州市民生计量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打造了大数据信用监管新模式。它将分散在各部门、各层级、各系统、各单位的计量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与国家强制检定服务平台(e-CQS)、省局计量信息管理系统、检定机构业务系统、联动监管平台、杭州城市大脑、信访投诉平台等进行互联互通,实现计量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有序共享和综合利用,并实时动态维护和管理,确保数据准确,为计量监管提供大数据支撑。

平台面向主体提供强检预约服务。主要为企、事业、机关单位发起强制检定预约,系统根据一系列的判定

(如:主城区、非主城区、职责清单等)

确定器具最终的检测机构,并且在系统首次判定检测机构的同时由监管人员对数据进一步核验,最终推送到检测机构并进行确认检测,检测完成后数据推送回平台,再将数据放入数据中心进行存储查看,过程中企、事业、机关单位可全程查看预约动态,了解检定情况及检定结果。

服务平台面向主体提供计量惠企服务。主要包含开放实验室和计量专家库,可将本单位的实验室信息和计量专家信息维护到平台中,并通过监管部门的信息审核,即可将实验室信息和专家信息开放给所有企业,实现在线、电话咨询交流,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

在平台之上,监管部门实现了二检合一(实时监控)服务。主要包含二检合一的器具信息和检定信息,抽检信息,实时监控,监控可以是二检合一检测流程的监控、温湿度的监控、实验室的监控等。

此外,杭州市民生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信用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实现信用管理,提高市场主体违法成本。同时,还形成了数据分析服务,协助监管部门清晰掌握计量行业动态。

据悉,自2020年5月平台上线以来,累计器具备案数量超1000万;检定机构上传检定记录近900万条;注册器具使用单位9020家(包括机关单位、事业单位、医疗机构、农贸市场、民办企业等);与全市16家检定机构打通数据接口上传电子检定证书;实现强制检定器具线上约检 (跑零次(现场检)、最多跑一次(送检)),强检预约5万多笔;接入10余家二检合一企业,对其进行智慧监控(视频、温湿度,数据回传);与滴滴、高德、嘀嗒等出租车平台打通数据接口,实现对全市1万多辆出租车的计价器实时监管;对器具进行三色预警;发出行政指导(行政告诫书、行政约谈书、责令整改书等)585份。

杭州市民生计量公共服务平台能够开放检测检验单位技术实验室和专家人员为企业、检测院解决计量技术难题;所有企业、检测院目前可通过QQ、电话向专家、检测院咨询想要了解的内容,也可以向检测院租用场地、设备,真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开发计量数据资源情景应用,在数据应用中转变监管方式、强化计量监管,倒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

同时,杭州市民生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和切身利益方面的民用三表、加油机、充电桩,二检合一在线实时视频监控、温湿度报警、器具和检定信息查看等方面,形成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智慧高效的民生计量事中事后监管新模式,扎实推进计量惠民惠企系列服务,实现民生计量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跨系统、跨业务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通过建设数据中心,实现了计量资源的全面整合,解决底数不清、基数不准的问题;通过在民生计量领域的信用监管建设,实现了跨部门联合监管,解决处罚力度轻、威慑力不足的问题;通过支撑智慧检定,实现了检定校准最多跑一次,解决检定效率低、能力不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