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万里行 浙江在行动】打造“最讲信用的城市” 《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将力争年底前出台

地铁、公交出行“先享后付”,共享单车、汽车免押金租赁,宾馆酒店免押金入住……如今在杭州,这些场景正逐步走进大众生活。而在市民享受便利的背后,是杭州社会信用体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W020210507713959536898.png

5月7日,2021年杭州市信用杭州建设推进大会召开。杭州市发改委主任孔春浩表示,目前杭州信用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自2018年11月16日起,在杭州工作或生活且年满18周岁的市民,无论户籍归属都可以拥有个人诚信分——钱江分。截至目前,钱江分已推出惠民便企应用场景33个,累计开通人数突破350万,累计服务超过4500万人次。

此外,城市分互认的“杭州方案”已在全国推广。杭州推出全国首个城市信用分互认平台,目前已有厦门、宁波、威海等10多个城市积极响应;杭州还与衢州率先开展浙江省个人“信用码”试点。

杭州的信用建设,还体现在城市温度。以春节期间杭州“十送”关爱政策为例,杭州通过“亲清在线”为承诺留杭过年市民发放千元红包。截至目前,因离开杭州的人主动退还的补贴总计近2900万元。

“政府的充分信任不仅换来了疫情防控的关键缓冲期,更坚定了我们对信用杭州建设的信心。”孔春浩不禁感慨,“这既让我们惊讶、也让我们感动,体现了诚信的价值,收获了城市的温度。”

孔春浩介绍,未来杭州将打造“最讲信用的城市”,加快推进信用法治化进程,力争今年年底前出台《杭州市社会信用条例》,通过立法进一步规范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和应用,明确失信惩戒的具体措施,将信用建设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按照全省的统一安排,今年杭州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将向应用型平台转型,以有效支撑党政机关整体智治、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法治在杭州落地。

通过聚焦信用“法治化、数字化、价值化、闭环化”,杭州还将推动信用与营商环境提升、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社会治理、惠民便企应用等方面深度融合,保持信用杭州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优势。

(来源:天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