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是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面对经济下行的严峻挑战,浙江省各地积极运用信用手段助力企业纾困,充分发挥信用在退税减税降费、资金融通、优化政务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为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市场活力、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嘉兴“信易贷”平台为优质科创企业“输血供氧”
浙江贝托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经营范围包括传动设备、减速机等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今年1月,公司与华为科技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订单量增大、质量要求提高。为扩大生产,企业急需一笔资金用于扩建新的生产线。然而,由于企业还处于初创阶段,租赁的厂房无法抵押,机器设备资产价值也仅1500万元,无法从银行获得足额的信贷资金。
企业在了解到嘉兴市“信易贷”平台整合了各家金融机构“信易贷”产品后,经过比对,最终选择农业银行相关科技金融产品,通过“企业一键申请”提交融资需求申请。农行平湖支行在收到融资需求订单后,第一时间安排受理,通过平台了解到企业经营财务情况和信用状况较好、发展前景广阔后,立即上门实地走访对接,进一步压缩审贷周期,加快放贷流程,最终给予企业1000万元授信额度,目前已发放650万元,利率4.15%,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嘉兴市“信易贷”平台通过共享发改、经信、科技、商务、燃气等各部门的信用评价信息以及各部门数据交叉验证形成的企业信用画像,大幅提升小微企业经营财务情况透明度,帮助银行快速了解企业。同时建立抢单机制,联动全省“贷款码”系统,实现“当天安排客户经理、3个工作日内联系申请人、对符合条件的市场主体5个工作日内完成授信审批手续”的“135赛马对接”高效运作模式。平台成立至今,平均放贷时长4.8天,加权平均利率4.75%,低于全辖小微企业加权平均利率31个BP,有效提升了金融机构服务效率和政府机关的服务效能。
金华义乌市精准施策 助力个体工商户纾困
“45万元信用贷款,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近日,义乌一餐馆老板陈先生欣喜地说道。之前受疫情影响,陈先生的餐馆资金周转遇到了一定困难。在一筹莫展时,陈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使用了“贷款码”服务。没想到,他的贷款需求很快得到响应。
“贷款码”是义乌帮扶个体工商户的具体举措之一。自义乌实施经济稳进提质攻坚行动以来,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牵头,组建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的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聚焦降本经营、金融纾困、优化环境,为个体工商户打出纾困“组合拳”。
“我们通过‘浙江小微增信服务平台’的信用模型,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授信提供大数据基础,与建行、农商行合作,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以‘贷款码’为抓手,实现信息采集、信用融资申请、信用信息共享、金融服务对接的全流程服务。”义乌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已有1331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通过“贷款码”获得贷款额度21.68亿元。
衢州柯城:“法治信用贷”引金融活水 助力复工复产
“没想到‘法律明白人’这个荣誉还能贷款,解决了我的资金问题。”近日,衢州市柯城区航埠镇雨灵山村村民聂师傅通过“法治信用贷”金融服务,成功从柯城农商银行航埠支行贷款了10万元,用于自家经营的农家乐复工,缓解了疫情期间资金周转压力。
由于聂师傅时常关注法治,不仅每月都参与村里组织的学法课堂,还在社交平台上关注了不少律师的账号,并将学到的法律知识用于村民矛盾纠纷调解中,因此,他被柯城区司法局授予乡村“法律明白人”守法普法荣誉称号,符合柯城农商行针对该类荣誉人群推出的“法治信用贷”申请条件。“银行告诉我可以凭着这个荣誉去申请信用贷,而且手机就可以操作,当天申请当天发放,既方便又快捷。”聂师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一次性申请了10万元额度,没想到很快就批下来了,不仅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复工后的生意更是一天天红火起来。
“发挥‘法治信用贷’实效”是衢州市出台的助力复工复产“四十条”内容之一。今年,为积极应对“3·13”疫情给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带来的影响,柯城区切实发挥“法治信用贷”实效,为复工复产复市的企业主、县级以上民主法治村(社)村(居)民、“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村(社)法律顾问等人群,提供个人最高30万元、集体最高200万元的授信额度,充分利用金融活水滋润产业,带动企业、集体和个体工商户发展抢回时间、补回损失,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一季度,全区“法治信用贷”贷款户数共455户,贷款余额4527.84万元。
舟山普陀:构建信贷融资子场景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舟山市普陀区开发建设“普惠e企”应用,实现对小微企业的精准画像,对优质企业的精准遴选,对重点行业运行的精准监测,探索小微企业培育升级新路径,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普惠e企”应用通过多维度创设信用评级模型,创新“信用评级+信用贷款”金融服务模式,着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出台《普陀区贯彻落实国务院、浙江省、舟山市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实施方案》,共计十个方面56项政策举措,其中金融支持政策包括实施还本付息政策应延尽延、加大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力度、推动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等7项支持政策,加强对企业的金融帮扶。
二是实施主体信用评价。搭建政银合作平台,联手普陀农商行,按照赋分规则和计算方法,构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个信用评价模型,从“5+N”维度描绘主体信用画像,对企业信用状况给予客观评价。其中“5”为成立年限、重要资产、荣誉激励分、一票否决项、标签参考项;“N”分别对应企业的财务结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参保人数、“531X”工程公共信用评价分,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得分、舟山市个人诚信分。目前共评出A级以上企业2650户、个体工商户1590户。
三是推动银企融资对接。基于信用评价,在融资评估中加大与企业信用的关联度,通过网络包干式走访对接、直接给予授信额度、享受利率优惠政策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企业融资便利度,以“信用+信贷”金融服务模式实现信贷投放高效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截至2022年6月底,普陀农商行对全区企业授信总额达到71.83亿元,授信户数1432户,贷款余额60.98亿,贷款用信户数1345户,同比分别增长16.53%、11.18%、11.97%、11.25%,其中信用贷款余额11.57亿元,贷款1045户。
台州市椒江区创新推出“渔富贷”为渔民纾困解难
为加大对渔业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打通渔民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台州市椒江区依托“渔省心”构建的渔业船舶数字信用评价体系,创新推出金融产品“渔富贷”,让渔民实现无抵押、快速获贷的一键式办贷。截至2022年6月末,全区共向渔民发放贷款9100多万元,受益渔船100艘,最低贷款利率3.7%,减费让利830多万元。
一是绘制渔业信用图。椒江区搭建“渔省心”数字化跨场景应用平台,构建渔业船舶数字信用评价体系,渔民只需下载“浙里办”,通过“渔省心”平台在线实名认证和授权,在出海捕捞时主动回收海洋垃圾和废水废油并运回海洋云仓,即可赚取信用分,平台将通过相关数据为渔民绘制渔业信用信息图。
二是编织渔业贷款网。平台提供统一的贷款、采购、销售渠道,渔民凭借积累的信用分,获得相应贷款额度,再通过平台以统一采购的方式直接购油,帮助渔民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平台通过统一销售渠道,帮助渔民减少流通环节,让水产品直达餐桌,实现鲜活水产品优质优价,让渔民增收。
三是补强贷款后援军。出台《椒江区“渔富贷”扶持办法》,鼓励更多银行加大对渔业相关行业纯信用贷款的力度,从政府层面对辖区内开展“渔富贷”信用贷款业务的银行进行补助,每年发放补助金额不超过400万元,预计每年可撬动2亿元银行信用贷款,让更多的渔民享受到金融普惠,有效解决渔民融资难、融资贵、手续烦的痛点。
丽水市推出“诚信履行贷” 助力企业纾困解难
丽水市创新推出“诚信履行贷”,引导当事人自动履行法院生效裁判,发挥信用对中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助力企业纾困解难。2022年3月9日,丽水市中级人民法院与市信用办、市银保监分局和市银行业协会举行“诚信履行贷”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建立“诚信履行贷”合作机制。
“诚信履行贷”是丽水法院扎实开展司法公正感受度提升工程,全力构建自动履行正向激励和信用修复的一项具体举措。在征得当事人书面同意的情况下,丽水法院对自动履行人员名单进行收集和审核,建立诚信履行名单库。金融机构以此为依托,结合丽水市信用办公共基础信用数据,为积极履行法院调解和生效裁判的企业、个人生产经营、创业创新、安居乐业提供金融保障,激励和引导诉讼当事人自动履行生效判决和调解确定的义务,让胜诉一方当事人及时兑现权益,增强解纷效果,促进社会和谐。
“诚信履行贷”合作机制建立以来,全市法院共向金融机构推送13期诚信履行名单,其中包含53名自然人、22名法人。截至7月底,金融机构共向诚信履行人员授信28户,发放诚信履行贷320万元,形成了良好信用导向。丽水法院上半年自动履行率同比上升8个百分点。